科教之窗

理学院铋科学研究团队在乏氧肿瘤检测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9-03-012258编辑:董真摄影:

近日,理学院铋科学研究团队采用独特的频率上转换检测方式,实现了乏氧肿瘤在体检测的新突破。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Sensors and Actuators B》(SCI  I区,IF:5.667)。

癌症是目前影响人类寿命的主要因素,对癌症的治疗,除了手术以外,通常采用放疗或化疗的治疗形式。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缺血缺氧肿瘤,即所谓的乏氧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性较低,从而造成放化治疗疗效降低甚至无效。因此,在放化疗之前,对肿瘤缺氧程度的评判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检测肿瘤缺氧标志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判肿瘤缺氧程度的方式。在众多乏氧肿瘤标志物中,硝基还原酶在大部分缺氧肿瘤中能大大表达。缪教授团队通过采用近红外荧光染料为发光报告中心,加以硝基还原酶检测基团修饰,得到了近红外光学响应的检测探针,通过独特的频率上转换检测方式,得到了极低的检测线和较高的信噪比,实现了对乏氧肿瘤在体检测新的突破。该种检测方法试剂制备简单,对检测仪器要求较低,可快速对乏氧肿瘤进行判别。该成果有望进一步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

研究第一完成人为李钰皓副教授,他聚焦生物纳米材料、分子影像与纳米诊疗、有机小分子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目前在J. Am. Chem. Soc、Nanoscale等国际知名期刊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1篇(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大于5的6篇。
     铋科学研究团队在缪煜清教授带领下,主要从事铋元素以及纳米生物医学与材料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当前研究聚焦纳米诊疗、抗癌药物、抗菌材料以及光电催化等方面。


研究原理图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540051930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