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yl7703永利官网,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被村民亲切地称为“乡村设计师”,10年来,他们详细踏勘了200多个乡村,为乡村“量身定制”最佳设计方案,他们就是yl7703永利官网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王勇教授团队。从四川到浙江,从山东到福建,大大小小的乡村留下了团队的足迹,他们坚持“一个方案,一个村庄”,把“建设美丽乡村”的初心绘制在农村的广袤土地上,助力乡村振兴。
规划设计师的“乡村情结”
在王勇教授团队10位成员中,有6位是党员。这个国庆假期,团队放弃了休息,为历时3个月的上海市7个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工作进行最后冲刺。对他们来说,为进行乡村设计而“加班加点”已是家常便饭。
在进行设计前的踏勘调研环节,团队坚持村民利益至上,挨家挨户走访全体村民,往往要花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在村子里“驻扎”。因为异乡水土不服、野外条件艰苦,团队曾全体住进医院,但次日仍照常调研测绘;冬天浙南湿冷,山顶雾气更甚,简易客栈的棉被常如浸水般湿沉,于是大家便连续多天和衣而卧……
在浙江鸣山村,为了体验当地民风民俗,挖掘村落丰富的文化内涵,团队成员们连续两个新年都是在鸣山村过的。“比起条件艰苦和时间上的付出,我们更在意的是如何还原现场,收集第一手的、庞杂的数据信息”,团队成员、党员教师方智果说:“乡村设计涉及产业植入、生态宜居、文化传承、社会治理,最终目标是村民生活富裕。乡村设计覆盖面广,首先就要全面了解乡村,用爱心来呵护,用脚步来丈量,用眼睛来设计,必须全身心去体验村民的生活和需求,这就是乡村设计师的情怀,也是作为党员的责任担当。”
从一砖一瓦的静,到民俗风情的动,都在王勇教授团队的观察研究范围内。这个党员团队还特别注重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在考察“浙江第一红村”凤林的时候,团队了解到这里不仅有粟裕的故居和指挥部,还是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出发点,也是中共浙江省委的诞生地,“于是我们决定分头拜访村内年长村民,根据村民的回忆探寻当地红军古道——当年红军往返山上的根据地时踩出的山路,从而讲好村里的红色故事,引导村民、游客在红色基因里追根溯源。” 王勇说道。
因为水田开发、植被生长等原因,古道经常会断掉或被埋没,为了找到真正的道路,团队攀过山石、涉过草滩,有的地方甚至只能匍匐前进。最危险的一次,负责在前方“探路”的王勇教授还陷进了沼泽。就这样,团队成功找到了这条古道,修正了之前被错误标记的路,这条红军古道还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的重点保护设施。王勇感叹:“都说走新时代的长征路,对我们乡村设计师而言,落在每一次的勘探、调研、设计中,细碎的点滴努力才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把初心写在农村的广袤土地上
早在10年前,“建设美丽乡村”的初心就在团队负责人王勇教授的心中萌芽。汶川地震后,王勇走进西部乡村,开展基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双重视野的传统人居环境设计研究,乡村从此一直牵动着他的心。“当时西部农村的景象让我深感触动。城市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作为一个人居环境设计人员,不能只为城市服务,而要让更多的老百姓安居乐业”,王勇坦言,“我的初心,不仅是‘在其位谋其政’的职业敬畏,更是源于那份社会责任感。”
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一些设计师会故意回避那些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和时间才能发掘的个性化因素,用一个模板来套用所有情况。但在王勇教授团队这里,这种情况不存在。团队成员、党员教师章丹音说: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农民表达问候,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乡村兴则国家兴,我们团队对乡村都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做乡村设计的时候,与村民交朋友,尊重他们的情感需求,坚持‘一村庄一方案’,保护历史空间以及在历史空间中所延绵的文脉,把文化的东西融入设计中。”
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腾带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团队挖掘了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卧牛山下农家子”的故事,以文化内涵找准规划思路,陆续规划设计了中国棋王碑林、霁山园,以象棋文化诠释模糊数学,借中华传统古诗引出数学回数的奥妙,让腾带村焕发了新活力,获得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等称号。这个曾面临空心化境地的浙南山区的小村落如今游人络绎不绝,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回乡。
这些年,团队走过许多村子,坚持为村庄设计“量身定制”,在他们看来,乡村设计是“活的”“有生命的”,乡村产业不是简单的农业、旅游业,而应该是符合生态文明转型的乡村多元新业态。王勇感叹道:“乡村体量虽没有城市规模大,但小微而复杂,我们得做‘全科医生’,带着开放的创意和科学思想,带着交叉的专业学科,设计能够满足村民生活需求、适合国情乡情的方案,我想这就是属于乡村设计师的使命。”
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中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一直在耳边回响,上理工的乡村设计师们正怀揣初心、肩负使命,奔跑在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路上。
文:李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