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沪上高校拿出再创大业、再展宏图的澎湃激情,以建设一流大学为目标,心怀“国之大者” 、培育时代新人。
今天的“2021这一年”年末特别策划,就让我们回望沪上高校与时代同行的发展剪影。
在衣服上就可以浏览导航、收发讯息,如此这般“穿”在身上的显示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变为现实。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研究团队,研发出了这样一种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相关研究成果也在今年三月登上了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主刊。
世界级科研平台加速建设 原始创新蹄疾步稳
2021这一年,类似从“0”到“1”的创新突破,不断在沪上高校的实验室涌现。成果频出的背后,是上海对标最高标准,打造世界级的科研平台,吸引天下英才近悦远来。
在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蹄疾步稳,已经搭建起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历时三年建设,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于今年12月正式启用,瞄准物理和天文方面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以天之语、解物之道。
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云集28位国内外院士,打造人工智能研究高地。肩负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责任,抢先布局全球科技发展制高点。
沪上高校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勇当开路先锋。
“大思政课”要善用之 铸魂育人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
五年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为“大思政课”建设指引方向。五年后的今天,上海高校的思政课堂,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也让学生喜闻乐见。
2020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奋勇拼搏,再创佳绩。走下赛场,走进课堂。在上海体育学院,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冠军钟天使回到母校校园,从热播剧《觉醒年代》聊起,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冠军思政课。
2021这一年,思政课的“教室”也变多了。在yl7703永利官网,修缮一新的刘湛恩烈士故居主题馆落成开放。两层高的小楼,记录着上理工前身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的教育故事,也成为了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红色基地”。开馆以来,就读于上理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丁琰,就一直在这里担当着讲解员的工作。讲解的对象,有市民游客,也有今年九月刚刚入学的学弟学妹。
“十四五”开局起步 做国家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源动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沪上高校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要与国家发展战略同向同行,与人民城市建设同频共振。
7月,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宏伟蓝图正式发布,宣告了这片发展热土的高水平改革开放,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更是“将来时”。再出发之际,身处其中的沪上高校也使命在肩。
2021这一年,还有不少沪上高校迎来了建校70周年的历史时刻。一段旅程的终点,也是新征程的起点,他们也把未来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相连。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沪上高校将继续上下而求索,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Ye5Qjj0sz1IIkQSJtZA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