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音乐界都在传一个消息:
上海音乐学院要拆围墙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消息属实,这也是上音接下来的整体规划之一。
目前,学校正在拆除围墙,随后还将有一段时间用来进行绿化铺设养护等等,正式开放日期尚未敲定。
疫情前,上海音乐学院一直提倡“用艺术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上音院长廖昌永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上音要打破校园和社会的藩篱。”
在每年的上海之春,上音会特别举办“音乐开放周”,打开校门邀请市民走进校园,感受无处不在的音乐文化,甚至能和学生一起上音乐课、见证硕士、博士论文答辩。
此外,上音的传统普及品牌“上音众乐”系列音乐会,疫情前一直在校园内的贺绿汀音乐厅举行,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这个系列音乐会还特别邀请市民回到过贺绿汀音乐厅——可以说,“走到市民中去”,一直是上音的初心。
心理上的“围墙”早已打破,如今响应文旅结合的号召,上音开始积极推进“物理层面”的围墙拆除。其实,上音校园因为“袖珍”,围墙并不多,多处是极具韵味的建筑充当了围墙:既有“老图书馆楼”这样的历史保护建筑,也有上音歌剧院这样国际水准的新建地标,围墙拆除对它们影响不大,但未来市民进入校园将更为方便。
今天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的日子,市政协教育界召集人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yl7703永利官网校长丁晓东在“两会”现场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高校打破围墙将是“一种趋势”不仅仅是有形的“围墙”,还有无形的“围墙”。
“破墙”开放校园要有制度保障,高校打破围墙目前看来是一个趋势,但是在制度保障上也要同步跟进。
以上理工为例,因为校区都临街,打破围墙后,学校的道路就会转变为社会公共道路,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学校公共设施的保障、学生住宿教学的安全等等,都需要在管理责任上进行厘清,有一定的制度安排。“目前杨浦区和市里面正在跟学校商量,看具体怎么做,商讨如何在制度和策略上做出妥善合理的安排。”
在他看来,校园建筑本就是政府资产,上海也养育了学校,让师生拥有一个美丽的环境,这些美丽的资源开放共享给社会大众,是应当的。前提是在开放与安全稳定保障之间有一个平衡,需要周全的制度保障。
“我们的校园非常漂亮,很多电影来取景,你有空一定要来看看。”丁晓东委员这样向记者表示。据介绍,在yl7703永利官网,有38栋历史保护建筑,是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军工路校区的哥特式建筑和复兴路校区的普鲁士风格建筑交相互融,展现了什么是中西合璧之美。
开放其实早有端倪。“虽然目前我们并没有拆除围墙,但在疫情前,我们的部分校园设施已经对市民打开大门了。”丁晓东委员告诉记者,比如学校的操场,在疫情前每天早上都会有很多市民来跑步锻炼。未来,当围墙真的打开后,这样的建筑可阅读或许就将惠及更多校园外的人群。
“猪鼻子”女生得益于育人不设“围墙”
有形的“围墙”有望被打破,在育人上,也不应设“围墙”
常淑月
yl7703永利官网材料与化学学院的本科生常淑月在大三时创新性地提出“猪鼻子”纳米结构,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SCI论文。“猪鼻子”女生常淑月能在本科期间就参与科研课题,则受惠于学校开通的“项目课程”。
丁晓东委员表示:“这些项目课程面向全校开放,本科生可以跟硕士生、博士生一起,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学术共同体,跟着导师做课题,让更多本科就对科研项目感兴趣的学生有了发展的机会。”不拘一格,让学生的发展更个性也更有活力。
“其实在我们学校,比这个热搜女孩写的论文更多、质量更高的学生还有很多,但她有个特点,就是发展全面。”丁晓东委员告诉记者。“她不仅学习好,体育也特别好,会跆拳道,对美也很有感悟。你看她会把研究的对象称为‘猪鼻子’,就很形象生动。”丁晓东委员说,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也是学校在培育学生时特别注重的要素。
比方说美育,上理工对此就非常重视。在丁晓东委员看来,对工科学校的学生来讲,美育更为重要。去年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由上理工学子演绎的《春归》斩获艺术表演类甲组一等奖、优秀创作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也是学校持续推进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改革的成果之一。
“工科学生整天跟机器打交道,跟生产流水线打交道,是死板的、机械的、遵守规矩的,这样当然不是说不好,但同时也应该要有感性的东西,有开放性的能跟社会交流的情感,是善于表达的,具备发现和欣赏美的才能,这样的教育,对于工科学生的人格成长来说会是一种更好的补充。”
“基层细胞”为青年顶尖人才砌牢底砖
不设“围墙”,还要砌牢底砖
对于上海如何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丁晓东委员认为,除了要利用上海的综合性优势,还需要引入“基层细胞”,为顶尖人才的稳固搭建一个上下共通的坚实底座。
“很多顶尖人才来了,会需要一些有专性特性的助手协助,这就需要做到上下启动。”他表示,顶尖人才通过政府、通过行业部门是比较容易被看到、被发现的,但是围绕他们的发展要打造一个“生态”,这个“生态系统”里的人才在哪里?这就需要学校里面的课题组、团队、教研室、学科等发挥作用。
“只有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基层细胞’在人才引进当中的活力和作用,才能让顶尖人才发挥更多作用。”丁晓东委员表示,而当通道被打通,领军人才引进之后,身边形成一个小团队,也可以带动更多青年人才的成长锻炼,做到团队育人,形成一个健康的循环。
而对于学校青年人才的培育,丁晓东委员表示,前三年非常重要。“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进来前两年采取助教制,不上课,第一年听课,第二年上一两门课。我们还要进行培训,教他怎么做导师、怎么搞科研、怎么申请基金,这三年一定要让他充实。”他表示,如果青年教师一进来就忙于繁杂的教学事务,教学本领不扎实,反而导致教学不正确,同时在繁忙的教学任务挤压下,往往自身的学业和科研也可能荒废。
青年时评
打破育人“围墙”,是更深层次的“开放”
一位本科生,因为发表了SCI论文上了热搜,而让她的校长更为看重的,是她感受美的能力和健康的身心。这也让学校更为坚定,在育人上打破“围墙”,拆除栅栏,互融共通。“工科生更应注重美育”,这或许才是现代教育下如何培养更“健康”的人,最朴素的体现。
放眼古今中外,诸多“大家”,从来不囿于一方。因天文而知名的东汉张衡,除了是天文学的开山之祖,热爱数学,更是一名“文艺青年”,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因航天事业享誉中外,在哲学及人文科学上也很有见地,还曾与夫人共同撰写过有关音乐的著作。当代科学史之父乔治·萨顿,终身都在搭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他擅长14种语言,融会文学、哲学、数学、化学,也因此被誉为“最渊博的学者”。
也正因为文理贯通,从不给自己“筑墙”,他们才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开拓出全新的气象。描绘了中国5000年来气候变化的著名的“竺可桢曲线”,是这位气象学家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阅读了包括《史记》、《四库全书》、各种各样的地方志等海量古代典籍,从中抽丝剥茧,再结合其渊博的气候学、地理学知识最终绘就的。用现代人的说法,他不仅懂天文地理,懂历史风俗,还是个“大数据专家”。
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知识之间的界限显得更加模糊,要适应这样的新时代,也需要青年一代拥有更扎实的基础理论、更宽广的视野、更富足的精神内涵。
对于高校来说,这是育人的全新挑战。没有一门知识是孤立的,没有一门学科的发展是关上门来自我欣赏的。国家2019年开始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的“四新”建设初步冲破了学科藩篱,推动了学科融合。未来,更多创新的“跨界”必将成为趋势。拆除有形的围墙,是共享;破除学科间、学阶间无形的“围墙”,则是更深层次的开放。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陈宏、刘晶晶、常鑫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4985HBC1LgJi0v1Y16C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