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纪实人文频道:上海市青少年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第二季)第四期 丁晓东:提高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2023-07-1546编辑:董真摄影:


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高教改革的第一线,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

他坚信“教育 科技 人才”三位一体,才能助力国家科技强国之路;

从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到科艺融合,他的探索也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

他,就是yl7703永利官网校长丁晓东。

6月4日19:00,yl7703永利官网校长丁晓东做客纪实人文频道《上海市青少年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第二季),探讨大学生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走向社会成为创新人才。

创新需要保持对需求的敏锐度

“大学生要想把书读好,永远不能放轻松”。丁晓东校长在节目一开始,就提出了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本质变化——从高度关注的、被安排的学习,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探索式的学习。在他看来,大学生需要在大学里塑造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参加各类科创活动,才能逐渐拥有走向社会独立工作的能力。

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数十年的丁晓东校长,对于我国创新人才的共性特点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创新类的人才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精神体现在既能够承受挫折,还能够大胆突破;而创新意识则体现在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性上,“很多创新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如今的大学教育也在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创新意识,从而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在的大学学习,是一种项目驱动、任务驱动或者是问题驱动的学习。”丁校长认为除了课堂的学习之外,学校还应该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跨学科交叉融合”等多维度、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不断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储备库,建构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知识谱系。

节目中,丁晓东校长以yl7703永利官网“医工交叉跨学科创新中心”和“机器智能研究院”为例,介绍了学校近年来推出的创新教学模式和取得的成果,并指出,“这样的教育改革对孩子们有个好处,就是他在做的过程当中,他发觉社会需求这样的东西,在探索的过程中又有了很大的收获,就会发觉读书更有用,对读书也就会更加热爱”。

在去年举办的“向美而行·魅力校园”首届上海学校美育实践魅力系列的评选活动中,丁晓东曾被评选为“魅力校长”。在培养学生美育修养的重要性上,丁校长反复强调,“艺术教育对工科学生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更容易产生创新。”他推动落实“校园可漫步、建筑可阅读、文化可触摸”的理念,让学生徜徉于中西合璧、典雅美丽的海派校园,阅读每幢优秀历史建筑的照片、特色和人文故事,触摸历史的厚度与时代的温度。2019年,丁校长还依托上理工工程教育的特色,建立了“机械艺术博物馆”,用机械制造原理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让艺术和科技完美融合。

推荐书籍:乔治·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

丁晓东校长在节目中为广大读者推荐了乔治·伽莫夫的科普教育名著《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曾经是数学专业毕业的丁校长,非常认同这本书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方式,把高深的数学问题讲清楚,让普通大众能够读懂蕴含其中的科学道理。他以书中章节为例,引导读者去思考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以及数字世界中三个“无穷大”的关联。他建议读者“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读完一个章节以后,做一个总结归纳,给自己提几个问题,或者是做几点思考。”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看待问题的全新视角。

在团队合作中学习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网友们的问题五花八门:“现在有很多科技类的比赛,参加这样的竞赛,是不是真的会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帮助?”“在学校我应该做哪些有价值的事情,才能和我未来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孩子在未来投入科创领域一定会遇到很多挫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从小培养他们面对失败的能力,培养他的逆商?”丁晓东校长为大家一一做了解答。他特别强调,要让孩子多多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因为通过竞赛组建起的团队中,会集聚比赛项目涉及的各类人才,而在这样的团队中,孩子们不仅能学会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还能锻炼合作能力,锻炼胆气,锻炼表达以及对学习价值的思考,非常有意义。

“我希望大学生到大学来学习要快乐,但是不能轻松,永远抱着一种刻苦攻读、为国攻读的心态,用好大学这个平台,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丁晓东



来源:纪实人文频道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naNeg933lJI52gz4lZS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