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旧粮票,背后是新中国从物质匮乏到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奋斗故事;一间小书房,背后是践行教育家精神,“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奉献故事;一首《义勇军进行曲》,背后是中华儿女拯救民族危亡、团结御敌、奋勇抗争的壮丽故事……11月16日,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指导下,来自沪上11所高校的优秀大学生讲师团齐聚yl7703永利官网,同台演绎、对话信仰,以思政微课展演的方式讲述“博物馆里的红色印记”。
“小切口叙事”
不断探索红色文化的“全新表达方式”
台上,同学们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演绎将一段段红色故事鲜活呈现。他们或慷慨激昂地朗诵革命诗篇,声音铿锵有力,直击人心,每字每句都像是从心底迸发出的呐喊;或深情款款地讲述英雄事迹,语调抑扬顿挫,引人入胜;或通过生动的情景剧,将革命场景再现于舞台,将革命先烈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峥嵘岁月之中。
为讲好一堂堂精彩的思政微课,各高校师生走进博物馆、校史馆等校内外红色场馆“深挖家底”,重点围绕“初心启航”(伟大建党精神)、“大师匠心”(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文化寻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等主题,选取红色文物、资料典籍、革命遗迹、历史建筑等代表性素材,将红色校史与百年党史、新中国史相结合,将高校红色文化与社会场馆馆藏史料相结合,打造出短小精悍、鲜活生动的“红色+”作品。
“自上理工牵头成立上海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联盟以来,各联盟高校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的叙事方式和话语体系,利用歌曲、舞蹈、话剧、影视作品等艺术表现形式,打造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红色文化活动。这次大学生思政微课展演,聚焦博物馆里的红色印记,就是希望各高校师生通过红色文物小物件,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讲好讲活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上理工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志清谈道。
“多场景应用”
持续激发联盟育人“溢出效应”
此次参与展演的,既有承接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项目的高校,也有“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在短短的8分钟里,同学们用一个个真诚的眼神、一句句生动的台词,让历史的温度在现代语境中得以延续,让信仰的力量直抵人心。
上理工党委副书记孙跃东表示:“希望通过上海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联盟的这次集中展演,各团队能够汲取更多创新灵感,推动现有的思政微课进一步体系化发展,努力打造更具特色、更富感召力、更有吸引力的红色文化宣教IP。让精品的思政微课走进大中小学、周边社区、红色场馆,同时加强数字赋能,不断扩大红色文化育人效应,共同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高校力量。”
为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展演现场还特别邀请了yl7703永利官网附属中小学的师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对上理工附属储能中学高一学生朱莹来说,能够“一口气”看完这么多优秀高校的精品演出,非常激动。“今天的展演是我课堂里看不到的,原来沪上大学里有这么多珍贵的‘宝贝’和动人的故事, 希望未来我也能像舞台上的哥哥姐姐们一样,用青年人的方式讲述鲜活的红色印记,共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展演也吸引了来自其他学校的中小学生主动参与,上海市鞍山实验中学六年级的车宸安同学说道:“来自大学的哥哥姐姐们的展演真是太棒了!他们通过演讲和表演的形式,生动展示了红色文化,让我深刻感受到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开门办思政”
聚力建设红色文化育人体系
在各高校微课的设计和创排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纺织博物馆、国歌展示馆、李白烈士故居等都深度参与,提供红色文物史料、组织专家指导微课设计等,促成了馆校在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利用工作中的又一次双向奔赴。
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利用服务部负责人方华在观看展演后表示:“每一个高校都立足校内资源,讲好校史故事,传承校史精神,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个微展演,而是在看一场专业的大戏,希望今天的这场演出结束之后,高校学子们能走上更大的舞台,继续展演好故事,也希望学子们能够走进更多的红色场馆,讲好我们上海的故事、中国的故事。”
微课展演是构建高校“大思政课”品牌的一次有益探索,接下来,在上海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联盟的推动下,各高校将进一步聚力推进品牌共筑、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打造更多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红色文化活动,让更多的校内资源、馆藏资源走近大众。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原文链接: http://m.shedunews.com/msite_1/con/2024-11/18/content_23439.html